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建站 > 美文欣赏 >

走近鲁迅,师生共寻突破之路

导读:

走近鲁迅,师生共寻突破之路

走近鲁迅,师生共寻突破之路

走近鲁迅,师生共寻突破之路

“鲁迅精神的内核不管在什么时代,都会被不断地传承下去:他是爱国的、战斗的、顽强的,但其实还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鲁迅研究会基础教育分会2022年会暨“鲁迅文学经典研读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认为,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鲁迅精神怎么普及和传递,还比较空,单讲爱国主义是不够的。

    不要满足于陈陈相因的解读

无论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还是当代中国人,鲁迅都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温儒敏说,我理解的鲁迅,他是精神界之战士,是反传统的、反专制的、反庸众的;他是独立的、“不合作”的、“不合群”的,所以鲁迅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学习鲁迅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独立的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国民对鲁迅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学生时代教科书中的十几篇课文,奠定了对鲁迅的基本认识。所以要想办法提高教师对鲁迅作品的认识,教师就是种子,然后影响学生。有水平的教师会多读书,关注鲁迅研究的进展,再把那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这里有一个选择和平衡问题。“不要满足于陈陈相因、固定的解读方法,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舀出去一两碗水,你不能现炒现卖。”

具体到阅读教学,温儒敏认为,教师对鲁迅精神的内核应该有一个基本把握,不要死抠思想意义,现在普遍讲得比较死板。比如初中一年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们非常喜欢。但这并不是鲁迅专门为孩子写的,而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坎坷历练之后对自己童年的眷顾,其实是写了成年人的感伤和无奈。这一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导向成年人的那种感受,可以在基本的教学之外开个“口子”,慢慢地让孩子们理解。等他们长大以后,回想这个作品,就能够了解其中的深味了。“所以我主张学生自己多读,老师不要做很多的解释,我称之为‘裸读’。如果读了以后有什么问题,老师再做引导。”

然而,想要真正走进鲁迅并非易事,他的用词和文风可能会让现在的青少年产生一些距离感。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贵良看来,现代文学中的白描艺术没有超过鲁迅的。白描是伟大作家的秘诀之一,它可以直接呈现人物或者事物的外形特征,看似简单,但要做到传神而精练并不简单。而且鲁迅笔下的人物语言独具个性、议论抒情含蓄深沉、运用虚词出神入化、语句反复而层层推新、善于运用反语夸张等进行讽刺、运用标点符号精准达意,他建议读鲁迅作品时,要注意“我”与对象的均衡,还要注意鲁迅思想中冷与热的结合,以及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化。

“理解鲁迅杂文,对于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观念都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洁宇表示,在鲁迅自己多样的写作实践中,杂文是不可替代的主角,比起小说、散文等其他类型,杂文是他写作时间最长、数量最大、影响最巨大的部分。鲁迅杂文以其“诗史”的雄心、“有情”的姿态、洞察并执滞于世事的“杂”与“真”,和“锋利而切实”的“骨力”,实现了为“我们活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且介亭杂文〉附记》)“作证”的目标。

    引领学生在鲁迅作品中多走几个来回

一直以来,鲁迅作品总被赋予难读难教的标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认为,现在鲁迅作品教学有三大难点,一是学生心中早已有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鲁迅,情感上有所排拒;二是鲁迅作品情感与思想的沉重和陌生,学生不愿也无力与鲁迅一同背负;三是鲁迅作品多数是语言迷宫(语义的丰富性与绝对性而非单一性与随意性,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的必然性与唯一性而非偶然性与多解性),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艺术修养还没有达到可以轻易出入这种语言迷宫的高度。在他看来,无论哪一类鲁迅作品,都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文章的“共性知识”中走出,走进作家鲁迅的真实生命中,认识、理解、欣赏鲁迅,并内化于学生自身的生命品格。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教师马臻也表示,如何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审视者”“俯瞰者”的外在视野,走向“与我有关”乃至“我在其中”的阅读,“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与经典才能交融一体,我们的课堂才是真诚地面向心灵、直击心灵的课堂,而不是外在的文本解读和知识传授。

回忆起自己研读《祝福》的过程,北京市牛栏山一中高二学生马希妍感慨地说:“每次都能够在人物中找到自己,剥开自己,与或冷漠或残忍的自己搏斗,不说实现,至少是走到了自我救赎的路上。”在她看来,读鲁迅文章的真正目的是将其照进现实。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特级教师毕于阳20多年来一直指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进行极富创造性的教学探索,比如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专号、与备课组老师一起引领学生全员阅读、进行基于学情的“问题教学”、编写校本课程等。学生们非常投入,初读《祝福》就提了1000多个问题。让毕于阳惊喜的是,好多问题以前是老师精心设计的,现在学生竟自己提出来了,而且有的问题是老师从未发现或注意的,这也给老师很多启发。一个学生十读《祝福》写了1.8万多字,另一个学生在十六读后这样写道:“积累了近两个月的这16篇阅读体会,将是我阅读其他书籍时取之不尽的一笔财富,也许对于别人,它们一文不值,但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一趟《祝福》研读之旅,字字金玉。”

    “鲁迅的思想是通过富有特色的文章体式和别致独特的语言来体现的,如果离开了对语言的揣摩品味,那么学生们在接受的时候就会打很多折扣,所以教师应引领学生在鲁迅作品中多走几个来回。”毕于阳认为,独立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和核心竞争力。教师应该成为经典文本作者的知音,应该带着自己的阅读史走进课堂,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底气,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鲁迅终生从事“立人”事业。实际上,培养一代雄健的国民,需要三五代教师持续“站立”的姿态,用鲁迅作品的铁质营养学生的血液,用鲁迅精神的钙质强壮学生的骨骼,让孩子们的精神家园和汉语家园永远郁郁葱葱。

    构建鲁迅与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