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互联网 >

党的二十大报告擎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导读: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在北京胜利闭幕。党的二十大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在北京胜利闭幕。党的二十大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五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本报今起推出“新时代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报道,见证我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专家学者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未来五年,要进行一系列核心制度的改革,形成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相融合的经济体系。

  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未来五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取得新突破。中央改革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在中共中央举行的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对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主要有: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三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改革要活力;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海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关键卡点突破和多元化布局提升韧性,同时要兼顾好发展的充分性和平衡性,这进一步深化了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局认识。只有坚持“三个着力”,即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才能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并举。

  在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谋划的未来发展路线图,最值得关注的是科技自立自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五年,我们必须要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要突破“卡脖子”问题,而这种突破取决于我国的人才战略,也取决于科技体系的改革和布局。

  未来五年,我国还要突破全球后疫情时代的经济低迷困局,要能够在短期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进行一系列核心制度的改革,形成新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相融合的经济体系。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认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体现为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发展基础全面夯实,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协调发展步伐稳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追溯首次正式提出“新发展格局”,是在2020年4月10日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当下,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要把握三组关系,即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周文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以及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都是紧扣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出的新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与世隔绝、走向封闭,而是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促进其与国际大循环更好地衔接,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供给质量、扩大内需潜力,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中国已经是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过去是有明显不同的。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刘元春认为,围绕新发展格局的布局刚刚开始。目前看,我们要围绕国内大市场的形成和进一步升级、扩容下功夫,需要针对重点领域改革的难点、堵点和关键点,形成新一轮改革浪潮。就开放而言,进入新时代,不仅要利用开放促进改革,更重要是通过内部改革、内部效能的提升来打造国际竞争力。